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警察殴打打人学生,舆论撕裂的背后
你手放哪呢,出生啊
薅广电羊毛!100元话费实付94.6元,还有电费96.9充100元!招团长~
警察踢打校园欺凌者:当事人不愿返校,派出所拒收锦旗
疯传!广州地铁突发!警方介入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9月28日 上午 8:00
10月1日 下午 9:10
10月2日 上午 8:03
10月2日 下午 4:06
10月2日 下午 6:07
10月3日 上午 8:02
10月3日 下午 5:06
10月4日 上午 4:10
10月4日 上午 6:07
10月4日 上午 7:08
10月4日 上午 9:02
10月5日 上午 10:01
10月5日 下午 4:02
10月6日 上午 5:01
10月7日 上午 1:09
10月7日 上午 4:06
10月7日 上午 10:06
10月7日 下午 1:08
10月7日 下午 7:07
查看原文
其他
好学生的通病:一个经典心理学悖论
Original
闲人文sir
闲人不在场
2024年09月28日 08:00
好学生的五个通病:
人格不独立;把好变成包袱;
不会沟通;太守规矩;
只会单打独斗。
►◄
本文首发于《闲人不在场》
文 / 闲人文sir
一
一个实验。
1968年,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选择了一所美国的普通公立小学,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假的智力测试。然后,他们随机挑选了一些学生,并告诉教师这些学生在测试中表现出色(神童),有很大的智力潜力,将来会有很大的进步。实际上,这些学生并不是真的智力超群,他们只是被随机选中的。
在随后的学年中,这些被标记为“智力潜力巨大”的学生,表现确实比其他学生更好。这就是儿童心理学上的著名实验——皮格马利翁效应,也叫罗森塔尔效应,指通过一个人(家长、教师)对另一个人(儿童)行为的期望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的现象。
不过需要强调的是,
赞美、夸奖需要讲究方法,不能盲目片面,而应表扬到具体的细节、态度等等,否则会适得其反
。
引用以上,是为了说明“贴标签”这个心理行为的积极一面,不过本文其实试图探讨的是这个效应的反面,即“好学生”、“乖孩子”、“神童”、“天才”这些身份标签给标签主体带来的弊端和局限性。
二
就没有一种好是普世的好。
好学生的好这个界定本身是有问题的。
在中国,"好学生"这一标签往往意味着成绩优异、行为规范,显然,这是十分片面和功利的,极易造成儿童认知偏差,培养出书呆子,甚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,甚至在成年后发生价值观偏差。
想必大家还记得那个让人痛心的案子:2013年,复旦大学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投毒案。林森浩,一名成绩优异的医学研究生,因为与室友的矛盾,使用剧毒物质毒害室友,导致室友死亡。尽管林森浩在学术上表现突出,但他在人际交往和处理冲突方面的能力显然存在严重问题。
更痛心的是,在国内,类似情况并非个案。
三
盲目追求虚无缥缈的好会演变成巨大心理负担,其实不好才是生活的常态。
适应不好、享受失败,是中国孩子都要补的课。
好学生、好孩子这种标签会在潜意识里给个体植入巨大的压力,同时这压力又是飘在天上、没有根据的。几乎所有的好学生、好孩子们,都一定程度因为害怕失去这一标签而变得偏于谨慎,极易在面对挑战时退缩。
“好”学生的抗压力和遭受挫折之后的调整力,普遍弱于“坏”学生。
在国内这种教育内卷的环境下,长期的压力更可能导致所谓好学生出现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。几乎每年都有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轻生的,而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。根本原因就是,他们害怕失败,担心一旦成绩下滑就会失去"好学生"的标签。
其实不止是孩子,生活在这个尘世中的大人,又有多少不是执着于做个好家长、好丈夫、好妻子,或者是要求别人做个好父亲、好母亲、好丈夫、好妻子呢?
何时何地,你能放下心中对于好的执念,也就算对于生活的道理入了门。
佛家讲空性,
太执着于清流,就算著了净相,和妄念一样不可取,损害巨大
。
四
说话是门艺术,我喜欢和坏孩子交朋友。
周晓虹老师说过,三教九流都有必要认识一些。
这里并无任何贬义,只是单纯借用好学生、坏学生这个常规界定来说明问题。作为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好学生,从小学开始,我就对坏学生感兴趣,坏学生似乎也对我感兴趣。一年级骑自行车上学,路上遇到一个高年级的“道上大哥”,他骑车子跟我并排走打听我们班女生,心里有点打怵,脸上是丝毫看不出来的,也会扯点社会嗑,跟他绕着聊。一个人放学回家,在小路上被高年级劫道,哭的犀利哗啦,那两个小伙看我这小孩这么脆弱也很仗义的啥都没要,就放我走了。
跟什么人讲什么话,不能不懂变通,对方儒雅你儒雅、对方江湖你也得江湖,君子不器,这道理越早懂越好。
类似的,老祖宗鬼谷子在《权篇》里就说的更清楚了:
“
与智者言,依于博。
与聪明、智慧的人沟通,要凭借渊博,赢得尊重。
与拙者言,依于辩。
与笨拙的人说话,要通俗易懂。
与辩者言,依于要。
与能言善辩的讥诮之人说话,要简明扼要,说得太多、易被抓住漏洞。
与贵者言,依于势。
和有地位的人说话,要有气势,不卑不亢。
与富者言,依于高。
和有钱人说话,要显得高雅、廉洁,避免流露谄媚。
与贫者言,依于利。
和穷人沟通,要讲究实际利益、设身处地,避免假大空。
与贱者言,依于谦。
和地位低的人说话,要谦逊、低调,不刺伤对方自尊心。
与勇者言,依于敢。
和勇敢的人说话,要果敢、直率,容易意气相投。
与过者言,依于锐。
和有过失的人说话,要直接、尖锐,敢于击中要害。”
五
太守规矩的人往往爬不上去。
太守规矩的社会往往发展乏力。
在当下,创新能力的缺失是国内的现实问题,而如果在教育这个语境下思考,规则、应试的禁锢束缚无疑是本质问题。
规则的双刃剑。
中国的
好学生通常擅长遵守规则和使用规则,是在圈圈框框内玩的高手(比如世界级的奥数、信息竞赛等)。但是,跳出框框的能力就比较弱了,更别说是给别人画框框(制定规则)的能力。守规矩能让好学生在学校中取得好成绩,但过度依赖规则就会限制他们的创新思维。
这一点,在步入社会后体现的尤为明显,那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家、科研工作者普遍都具备跳出自己看自己的能力。
乔布斯和比尔·盖茨都是典型的创新者,他们并没有遵循传统的教育路径,而是通过创新改变了世界。试问,中国的孩子,有几个感辍学追去梦想。有几个有这个自信,可悲是甚至大概连这个意识都没有过。
中国,太需要创新了。
六
单干很重要,合作更重要。
春光里创投的杨守彬先生总挂在嘴边一句话,现如今是合伙打天下的时代。
没错,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太重要了,而这也是好学生缺失的。
在社会工作中,团队合作是完成任务的关键。然而,好学生由于长期处于个人成绩竞争的环境中,可能缺乏必要的团队合作经验和技能。
好学生习惯跟随,不善于独立决策,因此
领导力的培养对于未来的社会工作也至关重要。
世界是圆的,人是以群分的。
——
综上,你是好学生吗?你是好人吗?
反而,我希望我的孩子“坏”一点。
心理学
1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轻触阅读原文
闲人不在场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,
选择留言身份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